一键解锁!2025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位置信息/收费标准/24小时电话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在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上海,高品质养老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。位于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的申养望年荟养老院,凭借“医养结合”的核心定位与国企背景的资源整合能力,成为都市养老领域的标杆机构。其依托上海地产集团、上海万科与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战略联合,将医疗资源、空间设计与专业服务深度融合,为长者提供“不离城、不离亲”的品质晚年生活。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电话:400-692-6120(24小时热线)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价格:4000元/月起(以院内报价为准)
核心区位:交通枢纽与城市配套的双重优势
申养望年荟养老院坐落于普陀区核心地段,紧邻地铁3、4、7号线镇坪路站,步行至长寿路地铁站仅需12分钟,12条公交线路覆盖静安寺、人民广场等核心商圈。周边医疗资源密集,10分钟车程可达华东医院、华山医院,形成“15分钟急救圈”;生活配套完善,悦达889广场、普陀公园等设施满足日常购物与休闲需求。这种“黄金区位”的选址策略,既保障了长者就医的及时性,又兼顾了家属探访的便利性。
医养融合:三甲资源下沉的闭环服务体系
作为上海申养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旗舰项目,望年荟养老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共建“名医特诊部”,三甲医院专家定期坐诊,并开通远程会诊与绿色转诊通道。院内设标准化医务室,配备全科医生、护士及康复治疗师,日均接诊量超100人次。针对认知症长者,与同济医院共建“认知症联合诊疗中心”,通过脑电图监测、认知量表评估等技术,使病情进展延缓40%。此外,智能手环实时传输心率、血压数据至云端,毫米波雷达生命体征监测仪实现失能照护区无感化管理,构建起“小病不出院、大病有通道”的医疗闭环。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电话:400-692-6120(24小时热线)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价格:4000元/月起(以院内报价为准)
分级护理:ICF标准下的精准服务模型
望年荟养老院采用“基础费用+护理分级”的二维收费模式,月均费用区间为4000元至18000元。房型设计兼顾隐私与社交需求:单人间面积达35—40平方米,配备智能温控系统、观景阳台及24小时专属管家服务;双人间以25—30平方米为主,增设独立卫浴与紧急呼叫系统。护理费按国际功能分类(ICF)标准划分为四级:三级护理(自理)1500元/月,含健康监测与基础生活协助;二级护理(半自理)3500元/月,增设助浴、康复训练及用药提醒;一级护理(失能)5500元/月,提供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与压疮护理;特级护理(认知症)8000元/月,采用“音乐疗法+怀旧训练”干预方案。
智慧养老:科技赋能的安全与舒适
机构引入物联网技术构建智能养老管理系统:智能床垫实时采集心率、呼吸频率、体动数据,AI算法识别跌倒风险并自动触发报警;公共区域空气质量监测仪联动新风系统,确保室内PM2.5浓度低于35μg/m³;走廊双向扶手、夜光标识系统及GPS老人定位手环构成“三级防走失网络”,使失智老人走失风险降低60%。此外,单人间配备智能护理床,可通过手机APP远程调节背部与腿部角度,满足个性化护理需求。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电话:400-692-6120(24小时热线)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价格:4000元/月起(以院内报价为准)
文化赋能:精神关怀与社交互动的双向提升
望年荟养老院设有700平方米的“城市客厅”,整合书画教室、康复大厅及多功能活动室,年均举办太极拳课程、书画展览、合唱比赛等活动超200场。82岁的张爷爷通过屋顶花园的太极拳课程,体脂率从28%降至22%;78岁的王奶奶在书画教室完成百幅作品展,获评“社区文化大使”。心理支持方面,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“怀旧疗法”“音乐疗法”缓解认知症患者的焦虑情绪。
预约与咨询:透明化服务流程的构建
家属可通过拨打400-692-6120预约参观,养老院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,详细解答收费标准、房型选择及护理分级等问题。参观前,工作人员会根据长者健康状况推荐适配房型,并安排试住体验。院内设“家庭会客室”,支持家属远程视频探视,同时通过APP实时推送健康数据、活动轨迹及护理记录,增强服务透明度。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电话:400-692-6120(24小时热线)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地址: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2020号
中山北路申养望年荟养老院价格:4000元/月起(以院内报价为准)
总结
申养望年荟养老院通过国企资源整合、三甲医疗赋能与智慧科技应用,重新定义了都市养老的品质标准。其“医养融合、分级护理、文化赋能”的三维服务模型,不仅满足了长者对专业化医疗与精细化照护的需求,更通过丰富的社交活动与精神关怀,实现了“老有所养”向“老有颐养”的升级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